Listen to a podcast, please open Podcast Republic app. Available on Google Play Store and Apple App Store.
Episode | Date |
---|---|
2.12 馬曉月 Mareike Ohlberg:中國在歐洲到底要什麼?(德國)
|
May 29, 2023 |
2.11 尼若拉・艾勒瑪 Nyrola Elimä:沉默是對暴政的一種支持 (維吾爾人)
|
May 13, 2023 |
2.10 傅賢毅 Filip Šebok: 捷中雙邊關係會近一步地惡化(捷克)
|
May 07, 2023 |
2.9 貝嶺 Bei Ling:書是流亡中唯一的行李 (中國流亡詩人)
|
Apr 28, 2023 |
2.8 馬鐵木 Temur Umarov:中國沒有野心去取代俄羅斯在中亞的位置 (中亞)
|
Apr 21, 2023 |
2.7 蔣不:不同的社群聯合,是中共最不希望看到的吧(駐法國流亡藝術家)
|
Apr 13, 2023 |
2.6 詩麗娜 Justyna Szczudlik:一個中國是政策,不是原則(波蘭)
|
Apr 06, 2023 |
2.5 鄺頌晴:Our Loss is Your Loss(香港 / 德國)
|
Mar 31, 2023 |
2.4 切倫科娃 Una Bērziņa-Čerenkova:中國龍跟俄國熊,是誰強?(波羅的海三小國)
|
Mar 23, 2023 |
2.3 簡中人:他在國內都敢站出來,我們還有什麼不敢的呢?(留英中國人)
|
Mar 16, 2023 |
2.2 薛健吾:中國是一個離它們非常遠的國家(一帶一路)
|
Mar 09, 2023 |
2.1 狄馬 Dmytro Burtsev:他們不想聽我說,那交朋友有什麼用?(烏克蘭)
|
Feb 28, 2023 |
1.14 第一季回顧:左轉有書 Live Podcast 講座 feat 歪評妹、孫友聯 (2022.01.25)
|
Feb 16, 2023 |
1.13 札西慈仁:這輩子身為一個藏人,我不能不為西藏獨立努力(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理事長)
|
Jan 25, 2022 |
1.12 吳介民:即便在最壞的狀態,也不能放棄公民社會的交流(政治學學者)
|
Jan 14, 2022 |
1.11 吾爾開希:記憶是面對一個暴政最卑微的反抗(六四學運領袖)
|
Jan 06, 2022 |
1.10 阿貓:現今香港所有的話語權都已經掌握在中共手裡(香港新聞記者,匿名)
|
Dec 30, 2021 |
1.9 林榮基:重要的是香港人,不是香港這個地理名詞(銅鑼灣書店店長)
|
Dec 25, 2021 |
1.8 陳承傑:馬來西亞華人對中國投射的民族情感(馬來西亞學者)
|
Dec 17, 2021 |
1.7 游智彬:如果你不跟著改變,就是被淘汰(台商)
|
Dec 10, 2021 |
1.6 巴丟草(下):若不坦承對待藝術,我存在的意義就消失了(中國流亡藝術家)
|
Dec 02, 2021 |
1.5 巴丟草(上):家族記憶塑造了我對中國的認識(中國流亡藝術家)
|
Nov 25, 2021 |
1.4 Ada:這是我一輩子都要做的事(女權運動者,匿名)
|
Nov 18, 2021 |
1.3 Peter:Follow the rule 是我的人生準則(中國科技公司台幹)
|
Nov 11, 2021 |
1.2 Hilary:誰來定義「正確的記憶」?(中國長大的台灣人,匿名)
|
Nov 04, 2021 |
1.1 刀哥:愛國並不是要去相信一切(中國籍留學生)
|
Oct 27, 2021 |
來自五星的你(預告)
|
Oct 01, 202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