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sten to a podcast, please open Podcast Republic app. Available on Google Play Store and Apple App Store.
Episode | Date |
---|---|
62 中国佛教对于社会、文化、哲学的影响 (完)
|
Aug 15, 2022 |
61 佛教为中国文学注入新概念 深刻影响着音乐、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
|
Aug 14, 2022 |
60 千余年来儒释道相融共生
|
Aug 13, 2022 |
59 宗喀巴创立黄教 格鲁派实行活佛转世与班禅转世制度
|
Aug 12, 2022 |
58 藏传佛教的各个派别 帕思巴建立政教合一的萨迦派地方政权
|
Aug 11, 2022 |
57 后弘期产生众多教派 苯教与佛教融合
|
Aug 10, 2022 |
56 藏传佛教
|
Aug 09, 2022 |
55 元代起密教与禅宗双生共存
|
Aug 08, 2022 |
54 俗人讲经流行 变文成为说唱文学鼻祖
|
Aug 07, 2022 |
53 南北朝石窟造像盛行 唐朝时三教并重相互制衡
|
Aug 06, 2022 |
52 玄奘重译《俱舍论》各级政府选任僧官管理大小僧务
|
Aug 05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51 涅槃佛性与顿悟论盛极一时 魏晋时期诸多佛教学派兴起
|
Aug 04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50 南朝大兴佛教理论 北朝侧重佛教实践
|
Aug 03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49 僧肇纠正般若学的玄学影响 慧远提出三报说
|
Aug 02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48 佛教传入中国 译经发展为佛教的广泛传播打下基础
|
Aug 01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47 佛教戒律 八戒到底是什么
|
Jul 31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46 四谛说 缘起论 三法印说 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 --佛教基本教义
|
Jul 30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45 周敦颐为宋明道学奠基 《太极图》丰富道家 宇宙论和伦理学
|
Jul 29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44 “心斋坐忘 冥心凝神” 道家道教与陈抟内丹道所共同追求的境界
|
Jul 28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43 “性命双修” 陈抟与《无极图》
|
Jul 27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42 道教内丹派形成 钟离权吕洞宾一派成主流
|
Jul 26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41 宋真宗大力崇道封禅泰山 宋徽宗朝道士干政
|
Jul 25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40 司马承祯 收心 坐忘 启蒙后世哲学 北宋道教沿袭隋唐传统
|
Jul 24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39 参加国家重要祭典活动 唐玄宗加封老子为唐朝圣祖
|
Jul 23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38 初唐开元 李氏奉老子为圣祖 崇道抑佛 唐玄宗发挥道教 弘长儒风
|
Jul 22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37 完善教戒律条 充实斋醮仪轨 南北朝道教走向官方正统
|
Jul 21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36 陆修静“意在王者遵奉” 完善道教典章 增制规范教理
|
Jul 20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35 《录图真经》以道教篆图为主的图谶 神书 陆修静改革南朝道教
|
Jul 19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34 寇谦之改革道教 完善北派科诫教仪
|
Jul 18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3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
|
Jul 17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体现中国传统的民族宗教-早期道教
|
Jul 16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两千多年来的金句担当 庄周
|
Jul 15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张鲁增饰五斗米道
|
Jul 14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张鲁 张修与五斗米道
|
Jul 13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 028 哲学家的老子与道教教祖
|
Jul 12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 027 道家文化之 老子哲学
|
Jul 11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26 清代最后一位考据学大师 章炳麟
|
Jul 10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25 阎若璩与乾嘉学派
|
Jul 09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24 清代考据之学 顾炎武
|
Jul 08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23 阳明心学 与义理之学在明清时期的发展
|
Jul 07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-22 南宋明初 程朱理学与心学发端
|
Jul 06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21 存理灭欲 二程明确提出理学信条
|
Jul 05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20 张载 气一元论
|
Jul 04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19 北宋五子开启义理之学
|
Jul 03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018 真乘法印, 与儒典并用 柳宗元 刘禹锡融通佛儒
|
Jul 02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017 内圣外王与超世入世 玄学家化解儒道对立的实践哲学
|
Jul 01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016 五经成为教科书 玄学家借道入儒
|
Jun 30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015 王肃再统今古经学 唐太宗开科取士
|
Jun 29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014 两汉经学落幕
|
Jun 28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 013 由今文经学发展出的谶纬之学
|
Jun 27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012 今文经学的发展
|
Jun 26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011皇帝为什么会下“罪己诏”?董仲舒的理论了解下
|
Jun 25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010 提出“天人感应说”的汉代大儒-董仲舒
|
Jun 24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09古典儒学之两汉经学
|
Jun 23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08《中庸》与《大学》的人道天命观
|
Jun 22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07《易传》-儒家朴素的辩证思想之哲学论著
|
Jun 21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06 制天命而用之-荀子的唯物主义天命观
|
Jun 20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05 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法双行的儒学主张
|
Jun 19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04 性善论和四端-走近孟子
|
Jun 18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03 孟氏之儒,仁政思想的继承者
|
Jun 17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孔子儒学的基本框架,礼、仁与中庸
|
Jun 17, 2022 |
思想文化(上)-了解古典儒学从孔子开始
|
Jun 17, 2022 |